在北京电台采访中提到“目前网上药店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控状态,相对混乱,您所了解的问题是什么?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与电话采访内容基本一致,差别在于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
目前网上药店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不具备经营资质的企业甚至个人在网上售药
目前网上存在大量的非法网站,这些网站的经营者,没有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书,并且有的网站经营企业在现实中还不具备药品经营资格或是个人借助互联网进行售药,这些没有合法经营资格的经营主体进入网上药店市场,必然不会和正规企业一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对整个市场秩序造成扰乱、对正规企业合法权益和经营环境造成损害。
2.虚假药品信息,夸大功效、蒙蔽消费者
非法网站发布的药品信息,因为没有与合法企业一样受到监管部门的约束,不用承担发布虚假药品信息及广告的相应责任,造成其对功效进行不实的宣传、夸大疗效,对求药心切的消费者进行诱导,直至做出购买决策。由于夸张宣传,造成消费者使用效果不理想进而影响其对网上购药可信性产生质疑,对网上药店发展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销售处方药
处方药国家已经明确规定处方药品不能通过网络销售,由于非法网站缺乏监管,所以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网上销售活动,甚至通过网上销售处方药品,这对消费者的用药带来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
个人认为网上药店市场出现以上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
1.利益驱使
药品作为一种商品,它有特定的市场需求,由于病人对药品需求的选择余地较小、所有人群都是药品的目标消费群体;并且药品不同于一般商品,线下销售监管比较严格,互联网的发展拓宽了商务渠道,互联网给药品销售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网络平台,监管难度的加大和不到位,也成为了不具经营资格主体进入网上药店市场的又一诱因,利益的驱使使他们纷纷涌向了网上药店市场。
2.监管力度、惩罚措施力度不够
销售网络、销售模式的彻底变更,使以往有效的监管手段在互联网环境下失去了意义,法律依据的欠缺使很多互联网行为得不到定性,惩罚措施的不到位使非法网上药店违规行为得不到应有惩罚,造就了如北京电台采访我时提出的情况:“有关***部门曾经曝光过一些网站,比如“康康减肥网”、“中国国际糖尿病康复研究中心”、“联邦制药”等,但这些网站至今仍在经营,所谓“专家”仍在宣传具有神奇疗效的药品。
3. 监管手段不够先进
监管手段是否先进,是否能够快速反映成为有效监管的必要条件,监管部门必须对网络渠道上网站药品信息、网络广告投放渠道、搜索引擎广告运营商进行实时检测、对运营主体进行严格监管;比如在某些搜索引擎中搜索“网上药店”关键字,得到的结果中自然收录页面中从事药品销售的网站是否合法,是否有不具资格的网站投放了“网上药店”竞价关键字,进行网上药品销售广告,据本人调查结果显示,确实有不具备条件的网站投放搜索引擎广告进行药品销售推广。(具体哪家网站就不说明了,你如果不信可以自己查询试试看)
4.消费者对网上药店的认识不够
由于消费者自身不具备网上药店真伪的辨别能力,造成非法网站、虚假药品信息时常蒙蔽消费者,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引导和网上药店知识的普及,对整个医药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相当有必要;监管部门必须加大正面的宣传,提高消费者对网上药店真伪的辨别能力。其实消费者在网上药店购药时应该注意,网站是否具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即可判断网站是否合法,证书如下:
 
 
上图为:青岛百洋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证书 (证书号:鲁C20070001)
一般正规网上药店都会在网站顶部或底部显要位置显示《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证书号及图片链接如下:
百洋健康药房(http://www.baiyjk.com/)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证书 (证书号:鲁C20070001) :
全国第一家网上药店 药房网 http://www.yaofang.cn/《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证书 (证书号:京C20060001) :
附:北京电台采访录音
本次采访录音大概从以下链接42分钟的《记者视线》栏目开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听,也欢迎各位交流看法!
录音收听地址:http://audio.bjradio.com.cn/Play3.jspa?contentid=88976&clipnumber=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