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铭万销售人员的怂恿下,他所注册的“一套”中文域名包括了中文.cc、.cn、.net、.中国、.公司、.网络,一共六个后缀,其中.cc域名的年费用是500元,其他均为280元。如果只注册5年或者更短一些时间,他可以节省一大笔钱。但是销售人员告诉他,最少也要注册10年,因为他注册的域名有可能被他人通过仲裁夺走,只有注册10年,这个域名才不能被仲裁,他才能保住域名。
事实上,当他花费了19000元之后,铭万销售人员看他已经没有多少钱了,就又开始劝说他只注册1、2年的域名,直到他把3万元的积蓄全部花光。
同杨敏一样,范世永一次性注册10年域名的原因也是销售人员告诉他注册10年域名就不能被仲裁。事后,范世永通过向朋友请教才知道,域名并不是一次要注册10年,而是注册1年就可以,事实上,域名注册的最长时间也才10年。无论注册几年,只要在仲裁期内,注册知名企业的域名都会轻易就被仲裁回去,域名归权利所有人拥有。
“他们根本没有告诉我们域名其实注册几年都可以,直接就叫我们注册10年的。”凌先生(化名)说。凌先生是福建一家小企业的经营者,他投资中文域名花费了近10万元。
圈套四:个人注册中文域名
“他们(铭万)并没有告诉我个人其实不可以注册中文域名。”范世永说,他在之后查找了CNNIC公布的域名注册相关文件,发现个人并不允许注册域名。范的公司是股份制企业,虽然他是大股东,但对于域名投资,他还是不打算以企业的名义参与,考虑到可能有风险,而且这个风险不应该由股东们共同承担。于是他以个人名义注册了。
范世永在向铭万交完钱的当晚就请教了一个在域名方面懂行的朋友,结果发现自己“投资错误”,CNNIC不允许个人注册域名。
虽然不同于杨敏、范世永等,程先生在注册域名之前就知道个人不得注册中文域名,但他被许诺可以用编造出来的公司名来代替。“比如说我叫程先生,就在我的名字后面加个有限公司或者是集团,域名就变成了是程先生有限公司或者是程先生集团买的了。”程先生购买的相当多的域名,都是以这种方式注册的。
而在个人投资域名的问题上,凌先生也被虚拟了以自己名字为开头的“集团”。
圈套五:知名企业怕打官司
“他们不断地劝大家注册知名企业的品牌,比如麦当劳之类的,说这种域名好挣钱。”范世永说,“但实际上知名企业的品牌是可以仲裁回去的,铭万其实是在欺诈我们。”
一年过去了,程先生注册的200多个域名没能卖掉一个,而他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危机。
“我已经听说了好几起域名被仲裁的案件。”程先生认识的域名炒作同行中,也有类似的例子,他的朋友中有一位注册了日本一个玩具名称为主的中文域名,结果被对方起诉。而另一位注册了福建当地一家知名企业品牌的域名炒家也因此被起诉,不但丢失了域名,还被判决赔偿对方3万元损失。
这些例子越来越多,让程先生胆战心惊。
但在最初购买中文域名时,铭万销售人员的说辞却是另外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