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上营销新观察营销人博客首页— 我的博客
浅谈基于WEB2.0的网站发展之路
李宋伟 发表于 2007-7-5 20:28:15

    由于工作原因,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WEB2.0的应用网站,从国外的FACEBOOK,myspace,youtube等到国内的九帮网,若邻网,XING,校内网,土豆等,给我的感觉就是网络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盈利模式是否能随着技术发展而创新则有点探讨,我们国内的网站基本是按照国外的模式来运作,互联网在国内起步比较晚,借鉴人家是无可后非的,创新和本土也成了必须面对的问题,MYSPACE在美国的成功能否让其在中国一样重演,虽然中文MYSPACE已经出来,但多数反映是该网站只是按照其英文网站翻译成中文而已,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这就是一个本土化的问题,能否融入中国文化内涵,符合中国人的上网乃至生活习惯,将决定它成功与否。

   另外我想说的是,在目前的WEB2.0网站中,服务的本质差异不明显,同类网站的服务基本雷同,具有比较高的替代性,假如我不在九帮网,一样可以通过若邻网得到同样的服务。问题就在于,假如我离开这个网是否会对我自己的生活或人际交往造成不便,如果说网站间没有差异的服务,造成的不便影响小至可以只是重新注册另一网站就可以完全放弃原来的网站,如果是不可替代的服务,那我们将不敢轻易放弃,这就是网站经营者必须认真对待的客户粘度问题,如果网站提供的服务具有特色,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我的客户都在使用它的服务,而我如果要放弃这个网站到另一个网站的话,就会失去与她们直接的联系,或者我要把她们全部带到另外的网站,这样对于个人能力来说当然是“高成本”的,而且未必可行,该另外的网站是提供同类服务的话,用户就没有必要重新选择了,应用用户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了。而我们想,如果是另一个网站提供跟好的服务,优于目前使用的,那全体会员都重新选择,这时候就没有甚么所谓的“高成本”,就产生了所谓的替代性了。结论:提供不易替代的特色服务才能提高客户粘度,WEB2.0才能获得生存空间。

   WEB2.0的应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是面向娱乐,娱乐倾向比较重,中国人多,娱乐大众也成了很多人的首选,各个网站基本都是提供这类服务,对象是年轻人。这当然有很大的市场,但如果各个网站都在这个领地争夺,那是不是也就要出现洗牌呢?除了娱乐,我们是否还能把WEB2.0应用到其他领域呢?中国市场这么多,360行,行行都需要网络来带动新的增长,所以如果能够把WEB2.0的思想,模式与各个行业结合,将会产生新的增长点,我现在所做的工作也是有关医药电子商务的问题,如何结合,如何应用,采用甚么的盈利模式还在不断探索中,收获是有,但如何结合行业企业进行整合,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探索,在这里也希望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刚开博客,有点不习惯这样写,写的不好,各位见谅!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标题: